泉州晚报社-泉州通客户端3月16日讯(东南早报记者林维真)昨日,厦门市各试点公立医疗机构启动中选药品采购工作,厦大附属第一医院在福建省药械联合限价阳光采购海西平台上完成第一笔中选药品的采购。3月18日起,患者可在各试点公立医疗机构使用上中选药品,相关配套措施同步执行。
2018年11月,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启动,目的是降低群众用药负担,规范药品流通秩序,推动医药行业转型升级。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被列入试点。
2018年12月,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在上海开标,31个试点通用名药品有25个中选,主要是抗癌、降血压、降血脂、抗病毒、抗精神病等药品。其中: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22个,占88%,原研药3个,占12%,仿制药替代效应显现。与试点城市2017年同种药品最低采购价相比,中选价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降价效果明显。
(点击图片放大)
作为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的“4+7”个试点城市之一,厦门出台了《厦门市贯彻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医保、卫计、市场监管等部门也出台了3个具体落实的配套措施。
据介绍,这25种中选药品的采购、使用、库存和结算在统一平台上进行监督管理,同时通过厦门市医保部门与配送企业药品货款直接结算,确保药品供应不断,让市民用药放心、省心。
中选药品采购工作将实行全流程监管,将中选药品的采购、交易、配送、结算、监督在厦门市“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监管平台”上进行全流程监管 ,可实现采购量实时提醒,确保中选药品采购使用量,同时将同类可替代药品采购纳入监测范围,可在线跟踪可替代药品的采购变化情况,保障试点工作顺利落地。
此外,还实现医保部门与配送企业药品货款直接结算,防止出现“三角债”问题,降低药企交易成本。
通过这些配套政策和技术手段,最终实现政策可落地、药企可接受、医院可执行、患者可放心的共赢结果。
■相关链接
最受益的是这些疾病的患者
1.乙肝患者
恩替卡韦是乙肝治疗的常用药品。
2.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阿托伐他汀钙片和瑞舒伐他汀钙片是此类患者最常用的药品。
3.精神障碍患者
盐酸帕罗西汀片和奥氮平片,适用于一部分精神障碍患者。
4.癌症患者
吉非替尼、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培美曲塞则是部分癌症患者用药。
5.高血压患者
厄贝沙坦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氯沙坦钾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福辛普利片,氯沙坦钾片,赖诺普利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是高血压患者常用药。
【编辑:魏玲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