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最新消息!
来自中国气象局应急办消息,
经综合研判和应急会商,
8月3日8时30分,
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
Ⅲ级应急响应。
中央气象台8月3日6时
发布台风黄色预警。
福建省气象台8月3日6时25分
变更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今天9时10分,
泉州市气象台继续发布
“台风警报”和“台风预警 Ⅳ级”。
(点击图片可查看台风实时路径)
今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今天08时中心位于北纬25.0度、东经123.4度,距离福建省福鼎市东南方向约420公里,近中心最大风力10级(28米/秒,强热带风暴级)。预计“黑格比”将以每小时23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向浙江南部到福建北部沿海靠近,并于3日夜间在这一带沿海登陆(强热带风暴级,10~11级,25~30米/秒)。登陆后,强度逐渐减弱。
标准
12小时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抢险应急工作;
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应当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5.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据福建省防汛办最新消息,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东部有小到中雨,并伴有雷电,其中,中北部沿海地区大雨到暴雨,闽东北地区局部大暴雨;其余地区以多云到阴天气为主,局部有阵雨或雷阵雨。各地需做好防范工作。
3 日 08 时~5 日 20 时累积雨量预报
受“黑格比”和季风槽北抬影响,预计 3~5 日泉州市有较明显降水过程,过程累积降水 50~100 毫米,局部台风预警 Ⅳ级 超 120 毫米(见上图)。主要降水时段出现在 4 日白天到 5 日白天。4 日陆上阵风 6~7 级、沿海阵风 8~9 级。
4号台风“黑格比”
或将于3日夜间
在浙江南部到福建北部沿海登陆
8月2日17时
省防指提升防台风Ⅲ级应急响应
风的影响
2日夜里到3日夜里,钓鱼岛海域、闽东渔场、闽外渔场风力9~10级,阵风11~12级。台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阵风可达13级。
3日白天到夜间,北部沿海风力9~10级阵风11~12级。
浪的影响
3日白天到夜间,钓鱼岛海域、闽东渔场将先后出现3.5-5.5米大浪到巨浪;宁德沿海2.5-3.5米大浪,福州沿海1.8-2.8米中到大浪。
雨的影响
3日宁德沿海有暴雨到大暴雨;4日南部暴雨,局部大暴雨;5日南部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受台风影响 多趟列车停运
记者了解到
受台风影响
泉州站、晋江站、惠安站
8月3日、4日停运以下列车
????
网友:时隔12年“黑格比”又回来了
看到台风“黑格比”将在东南沿海登陆的消息,很多网友表示一定要注意安全,做好防台风工作。不过也有网友说,“黑格比”这个名字很熟悉,难道它又回来了?
网友提到的“黑格比”是2008年第14号台风,它曾在广东沿海登陆,当时的“黑格比”台风使广东省数百万人不同程度受灾。那么,为什么过了12年,“黑格比”又来了?台风是如何命名的呢?
台风命名:140个名字
年复一年循环重复使用
在台风命名的国际规则出台之前,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同一台风的命名各不相同。为帮助人们防台抗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世界气象组织(WMO)台风委员会于1997年召开了第30次会议,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对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台风)采用一套统一的命名系统。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该命名表共140个名字,分别由柬埔寨、中国大陆、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等14个有关国家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出10个名称。其中“黑格比”(Hagupit)是菲律宾提供的10个名字之一,意为“鞭子”。当一个台风名称被使用时,造成某个或多个成员国家的巨大损失,这个名称将会永久除名并停止使用。例如,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登陆菲律宾,给当地造成重大伤亡。为此,台风委员会根据相关规定,决定将“海燕”除名,由“海燕”命名国中国更换替补名“白鹿”。
(点击视频,了解更多台风命名知识↓↓↓)
据福建省气候中心预计8月有2个~3个台风影响或登陆我省
9月2个~3个
10月及以后2个
请注意防范!
【编辑:朱淇齐】
请输入验证码